当下藏界的热点话题——和田籽玉,从欣赏、市场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朋友意犹未尽纷纷来函来电,要求介绍和田籽玉的投资价值以及它与健康的关系。那么,除了传统的宗教、文化等内涵外,到底是和田玉的哪些“神奇功效”让中华民族疯狂了这么多年?淘到“真玉”(籽玉)后如何把玩、保养?近日,中医学造诣颇深的资深玩家甄亦然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记者:传统说法是“真玉”不仅具有经济、文化价值,还有医学价值,您对此有何看法?
人玉相息 人血养玉 玉气还人
记者:中华民族和玉结缘已久,那么古今玩玉有何不同?
甄亦然:从历史或民俗史的事实中可知,大约是宋以后,人们才越来越多地谈到“玩玉”。玉器专家普遍认为:几千年中,玉的地位从神位到君位,再落到寻常百姓的人位,作为商品、古玩、首饰、珠宝、摆设、风水宝物,是从宋以后才进入世俗生活的。
在明代,民间流传着一种玩玉的办法,就是买来的玉先让没破过身的丫鬟、奴婢佩戴,用她们的至阴之体养熟了,主人才拿来玩。因为,按照中医观点,新玉性燥,是吸食人血的,只有吸足了人血,它才反过来养人。这就是所谓的“人以血养玉,玉以气还人”。
记者:又有说法称“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世”,这又如何解释?
甄亦然:一般三年之后,玉即以其纯精之气还人。气是什么?就是人体最基本的能量,气可健脾并安养五脏,气亦可壮胆立威并开运增势。至于玉可以护佑平安、健身养神、通灵益智、返老还童,都不是传说中随便讲的,而是真正可能发生在人身上的。因此,常劝朋友“买块籽玉养老”——一是籽玉的升值空间很大,二是可以护佑平安、健身养神。但古人又说:“恶人手中必无美玉。”这个似乎道学气味浓一些,但假如你相信美玉真是有灵气的,这个说法也未必不现实。
玉的这种威武之气,就是历代君王想要独霸享用的根本所在——得玉者,得天地神武之力庇护!
至于玉是如何保护佩戴它的主人的性命、如何挡灾、如何沟通神灵与凡俗两界等说法,都是借着玉的灵性来发挥的,不是迷信,而是有传统依据的。
把玩护养 长期佩戴 汗血滋养
记者:古有“几代人盘一块玉”之说,那么正确的养玉方法是什么?
甄亦然:和田玉内部是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特别的结构中有很细微的空间,而水分、汗血等可以慢慢渗进去,并逐渐改变玉的外观和光泽。正是这个原理,我们才看到,含水分少的山料与饱食水分的籽玉光泽和质感完全不同。也正是靠着这个原理,有人便用石蜡或婴儿油来长时间地浸泡有裂绺的玉材,以蒙骗顾客。
人长期佩戴玉,靠汗血和细微物质来滋养玉,并逐渐获得人玉间物质的交换、循环,这就是最好的养玉、盘玉方法。这是一种物质、审美和精神意义上的交流,而不单纯是抛光或快速获得包浆。
记者:但也有说人体的汗油对玉质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对吗?
甄亦然:其实,玉属金石类,而金石类性燥,燥者以阴养之。人之阴血长久养玉,玉便可以通过与人的交换从少到多地获得一种稳定。这种获得稳定的玉,内部的营养是不会跑掉的,不同于高压推进去的油浸的玉——放一阵原来的裂和毛病就会原形毕露了。
记者:真正的老玩家都喜欢老玉、古玉,这是不是和玉质的稳定性有关?
甄亦然:是。这些经过人手相传的东西,饱食了养分,结构稳定,外表美丽,精光内蕴。有人说,和田玉是活的,是生长着的,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文革”期间,一个老教授怕抄家,把自己心爱的环佩埋到院子里的土中。事过境迁再挖出来时,他发现上面有一道裂纹,便去请教古玩店的老师傅。老人家说,这叫“神伤形裂”,因弃而痛而病,养一养就会好的。果然,他日日佩戴,几年后,裂纹便消失了。
记者:与古人相比,今人更多的是看重其经济价值,故而一些人买玉后不是盘玩,而是束之高阁,等着升价,你如何看这种现象?
甄亦然:我认为这不是坏事,因为和田玉的价值虽是多方面的,人们今天至少首先认识到了它物质的一面——这是和田玉全面价值回归的一个良好的起点。只有其价格高不可攀时,人们才会真正理解这句古话——“黄金有价玉无价”。 爱玉,首先就要知道它贵为天下之首,要知道它比豪宅、奔驰、法拉利贵得多。
详询: 翡翠和田玉寄售 杨琴经理
新浪微博:@璲心所玉
今日头条:爱玉人的故事
公众微信:爱玉人的故事(微信号yqweiba)
公众微信:民间二手和田玉翡翠玉石免费寄售(微信号sanyi_jimai)
淘宝商铺:民间翡翠和田玉寄售
微 店 :璲心所玉
花椒直播:玉石缘琴琴
美 拍:民间翡翠和田玉寄售
个人微信:yangqing5208
--国内领先的翡翠和田玉交易平台--
-------------------------
个人微信:您身边的玉石朋友